上电新闻

全国一等奖2项,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奖”!我校学子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再创佳绩!

绿色赋能,‘源’梦未来,8月4日至8月7日,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成功举办,本届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承办,包括项目路演和现场答辩两部分。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克勇应邀出席,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潘卫国,校团委书记兼学工部副部长马国祥,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婷,校学生会副秘书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宋钰,入围线下全国决赛团队成员等参会。

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所有参赛团队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激烈比拼,我校最终斩获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学校获评全国优秀组织奖,取得了近十余年来我校在该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本次比赛,我校共征集到72项作品,在学院初评和学校复评后,15项作品被推荐参加国赛。最终,由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申报,潘卫国、郭瑞堂两位老师共同指导,狐豆豆同学负责的项目《金”至“碳”来——二氧化碳高效捕集与固体碳生成系统》和由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申报,曹怀杰老师指导,王天歌同学负责的项目《面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防护用环保型MXene复合涂层设计》荣获全国一等奖。

项目《金”至“碳”来——二氧化碳高效捕集与固体碳生成系统》展现了一个由吸收塔、电解室和产物分离室三部分组成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碳排放密集产物中CO2的就地转化,采用的BiInSn液态合金在较低温环境下催化反应连续发生,实现了碳源的有效固定并提高了电厂的运行效率。本系统经简单改造即可用于燃煤电厂和水泥厂等碳排放密集产业,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

项目《面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防护用环保型MXene复合涂层设计》采用环保型电沉积工艺在铝合金双极板表面构筑仿生结构化MXene复合涂层,有效解决了涂层导电性和防腐性能难匹配的问题。此外,基于无机试剂使用,涂层生态环保。相关技术的应用,能提高金属双极板表面防腐耐磨性能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使用效率,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减少金属材料生产中的碳排放,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此外,由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申报,潘卫国、吴韶飞两位老师共同指导,付一鸣同学负责的项目《一“碳”究竟——大学生用电习惯对碳排放影响的调查报告》;由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申报,付在国、王磊两位老师共同指导,蒋子涵同学负责的项目《日照淡海——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海水淡化器》;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申报,张传林、冒建亮、徐曼等三位老师共同指导,杨思语同学负责的项目《储然有序——基于数字孪生的储能交互式运维平台》等3项作品荣获全国三等奖。

闭幕式上还公布了能源动力类专业百篇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获奖名单,由我校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吴江教授指导,黄乐同学的毕业论文《Bi7O9I3/g-C3N5光催化脱汞的实验研究》位列其中。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克勇受邀为全国百篇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获奖同学颁奖。

据悉,本届大赛以“绿色赋能,‘源’梦未来”为主题,自2024年3月份启动以来,共收到629所高校的7044件参赛作品,海外21个国家和地区的142件作品,以及667件产业赛道作品,吸引了53000余名优秀学子报名参加,参与高校和作品数量,均创历史新高。通过该赛事的举办,大大增强了大学生节能环保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也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按照组委会公示通知,相关奖项公示时间至2024年8月14日止。

自今年3月赛事启动以来,校团委与相关职能部处、各二级学院齐心积极发动,广泛宣传。同时,学校、学院也邀请资深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并就项目核心竞争力提炼、优化思路和PPT路演技巧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为项目质量提升和大赛佳绩取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校团委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抓实抓牢“挑战杯”、节能减排等全国重大竞赛平台,以生为本,开拓创新,为我校建成能源电力特色高水平大学作出积极贡献。

校团委、教务处、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