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电新闻

喜迎党代会 | 外国语学院党建工作巡礼

党建引领促发展——外国语学院党建工作巡礼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外国语学院在校党委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学校“六新”发展理念,聚焦基层党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各项事业,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学校建设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贡献力量。

坚持“方向引领” 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学院党委坚持思想建设专业化、组织建设系统化、骨干培育精细化,将“新时代外语教育目标”“新时代外语教师使命”融入师生成长成才全过程。

坚持胸怀天下,做精外语特色的理论教育。学院实施“微党课促业务发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机制,构建“同心五环”教师政治理论学习体系;凸显对外传播的专业特色,五次主题教育共开讲10余个外语特色鲜明的党课,精心策划6场“外语+”主题党日现场展示活动并形成案例;彰显读懂中国的话语风格,成立党的二十大精神双语宣讲团和“红•语”理论宣讲团,开展宣讲11场次,覆盖600人次,1名学生获上海学校共青团微团课大赛一等奖。学院荣获校文明学院,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校文明窗口2个,校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2个,校十大文化项目1个,校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精品项目1项。教师荣获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1人,校“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10人次(特别荣誉奖1人),校教书育人楷模1人,校优秀教师6人,校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

潘卫民教授荣获“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

坚持系统观念,建强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教工支部建强团队,翻译专业硕士点建设团队、学科竞赛指导团队等11支团队涵盖学院全部中心工作;学生支部选树标杆,在学业帮扶、志愿服务、科创竞赛、实习就业、文化交流五方面设立党员先锋岗;2个支部获评校创新示范支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年均获各类荣誉160余项。学院与上海洋山海关、上海电建电力安装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等政、企、事业单位共谋发展,坚持党建联建,共同培养人才。

党建联学共建

坚持守正创新,培养开拓局面的骨干队伍。连续三年举办党员干部暨骨干教师培训班,打造“领雁先锋”核心素养提升工程,以“党建+学科”“党建+教学”“党建+育人”“党建+信息化”为着力点促头雁领航,获评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校优秀共产党员4人,校优秀党务工作者2人,校“十佳主题党日”2项。

坚持“改革创新” 教育教学成效显著

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专业建设,强化赛事牵引,促进成果产出。

学院重视教师发展,坚持“引育并举”。近年来,引进高级职称教师2名,晋升高级职称教师5名。学院教师获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第二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上海市特等奖、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复赛二等奖,以及校级教学大赛等荣誉20余项,获评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外研社•国才杯”等各类赛事优秀指导教师百余人次。

张晓明老师荣获第三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学院加强专业建设,积极落实学校“厚基计划”。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1个,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1项,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3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项。

学院以专业赛事牵引专业能力提升,组建专业教师赛事指导团队,指导学生每年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荣誉达400余项,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本科生全球胜任力”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国家级铜奖等。学院自主建设赛事品牌,连续承办两届“上电杯”“一带一路”国际演讲大赛(选手来自中国和11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六届“上电杯”全国科技翻译竞赛(后者入选《2022国内翻译赛事发展评估报告》25强主流赛事榜)。

学生荣获全国“本科生全球胜任力”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

举办“上电杯”“一带一路”国际演讲大赛

举办“上电杯”全国科技翻译竞赛

坚持“电力特色” 办学层次再上台阶

学院坚持围绕国家能源电力战略和行业需求组建科研团队。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其他各类课题40余项。参与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出版专项规划项目1项。教师在CSSCI来源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译)著近30部。

教师赴企业学习实践

2021年获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能源电力经济翻译、能源电力管理翻译、能源电力科技翻译三个方向,着力培养国家经济文化“走出去”,特别是能源电力行业“走出去”所需要的高端翻译专业人才。

学院积极推进对外学术交流,打造能源电力特色的外语学术交流平台。近年来,先后举办和承办“一带一路”能源电力翻译与教学论坛暨WITTA能源电力翻译与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服务“全球能源互联网”国际化人才培养暨中国能源外语联盟第二届年会、新文科背景下能源电力特色外语专业发展高端论坛、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高端论坛、“科技与翻译”全国学术研讨会等。

举办“一带一路”能源电力翻译与教学论坛暨WITTA能源电力翻译与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

举办“科技与翻译”全国学术研讨会

坚持“知行合一”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学院依托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学科竞赛、新媒体平台四大阵地,构建“听说读写行”五位一体立体化育人模式。

学院依托“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打造指尖上的思政课,学习覆盖率均位居全校前列;深入推进“国学课堂促学风 文化经典育新人”学生思政教育品牌内涵建设,两年来开展活动10余项,学生斩获校级及以上奖项百余项;充分发挥“一团一品”团建品牌的辐射与示范带动作用,获评上海高校活力团支部2个、校五四红旗团支部4个、五四特色团支部5个,学院获评2023-2024学年五四红旗团委。

学院持续加强学风建设,英语专业学生四级、八级通过率均大幅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最近一次四级、八级通过率分别达到93.43%和80.3%。学院近六年本科生就业率平均超过95%,其中2023年就业率达97.98%。

近年来,学院共建实践育人基地16家,其中与浙江海宁硖石街道共建开展的“爱心教室”暑期支教活动,获“奉献杯”第三届上海市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优胜奖;与国歌展示馆共建开展的志愿服务,受到5家主流媒体采访报道,获10项荣誉;“艺想不到的国歌”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获2022年上海市“知行杯”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三等奖。

“国歌嘹亮”志愿服务队在国歌馆开展志愿服务

学院以多元化构建为体系,创新志愿服务新载体,引导、鼓励2名学子入选西部计划,10名学子参军入伍。学院探索“外语+”志愿服务创新举措,承办“幻云东方”启航礼、国际田联钻石赛、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等服务活动,获评校优秀志愿者标兵3个,优秀志愿者项目4个。

新时代新征程,外国语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守正创新,踔厉奋发,攻坚克难,书写好办学育人新篇章!

外国语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