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来一行赴阜阳调研 校地校企携手打造区域创新发展新高地

11月25日至26日,校党委书记宋来率党委办公室、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展联络处、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赴安徽省阜阳市开展专题调研,先后走访阜阳理工学院,与阜阳市主要领导及科技部门负责人举行座谈。双方围绕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共建高水平创新平台、推动产教融合等重点议题达成多项共识。此次调研为阜阳市加快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也为我校优化学科布局、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拓展人才培养路径提供了重要实践载体,实现了校地双向赋能、互利共赢。

11月25日,宋来一行首先抵达阜阳理工学院,受到该校党委书记刁卫华,校长辛忠,副校长许志才、张效英、丁超的热情接待。在座谈会上,双方就人才联合培养、教师资源共享、研究生工作站建设、联合创办英文期刊等关键领域展开务实交流,一致表示将加强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推动合作走深走实。

调研期间,宋来应邀为阜阳理工学院师生作题为“能源强国建设与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专题报告,报告由全国教学名师、阜阳理工学院校长辛忠主持。宋来立足我校能源电力领域的学科积淀与科研优势,系统阐述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前沿趋势与人才培养理念,现场师生反响热烈。

11月26日,宋来一行拜会阜阳市委书记刘玉杰、市科技局局长曾认,双方就校地深度合作进行务实磋商。宋来详细介绍了我校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学科布局与科研进展,特别是在清洁发电、智能电网、新型储能和电力人工智能等方向取得的科研成果。他表示,学校愿充分发挥学科、人才与科研方面的综合优势,与阜阳市及阜阳理工学院在科技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共同助力阜阳建设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地,也为我校科研成果转化与学科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刘玉杰对宋来一行的到访高度重视,充分肯定了我校在能源电力领域的重要贡献,认为我校的加入将为阜阳市创新发展提供关键支撑,明确提议由阜阳市、上海电力大学、阜阳理工学院三方共同筹建高等创新研究院。阜阳市将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高端制造、场景应用等方面提供专项政策支持,重点围绕电池储能领域组织协同攻关。此次校校地三方合作框架的确立,为我校优势学科与地方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开辟了高效通道,使学校的科研工作能更直接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科影响力和科研竞争力。

曾认在介绍阜阳科技创新进展时指出,阜阳正全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领域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亟需高校优质科研资源赋能加持。他特别强调,我校在清洁能源技术与储能系统应用等领域的研发成果积淀深厚,且多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国家级示范工程,上海电力大学的加入,将为破解当地“创新链与产业链脱节”难题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区域产业集群向价值链高端稳步攀升。

调研期间,宋来一行专程看望了在阜阳工作的我校校友,对大家扎根阜阳、服务地方发展所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充分肯定。宋来希望校友们继续心系母校、常回母校看看,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深化校地合作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此次调研成果丰硕,不仅明确了校地共建创新平台的实施路径,也为我校在学科建设、科研转化与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学校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持续推动优势学科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在服务区域发展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为能源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党委办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