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产教融合促学科发展研讨会”,跨界共创化工学科新生态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驱动下,化工学科正迎来系统性重塑与历史性变革。为把握发展机遇,推动我校“四轮驱动”战略下的化工学科高质量发展,11月22日下午,我校在临港校区举办“产教融合促学科发展研讨会”。会议邀请来自学术界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嘉宾齐聚上电,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协同”三大议题,聚焦“化工学科新生态构建”展开深度对话,共同谋划学科转型、产业协同与人才培养发展蓝图。

本次会议汇聚了华东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高桥石化、上海石油天然气、科思创聚合物、清陶动力、浦景化工新材料、赞荣医药、上海迪阳化工、上海和韵香精香料等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首席科学家与技术高管。嘉宾阵容覆盖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储能、医药化工、精细化工等多个关键领域,既是化工行业与学术界一次高规格的联合会商,也是一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跨界盛会。

校党委书记宋来出席会议并致辞。他代表学校向与会的各位领导、企业家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指出本次研讨会既是学科发展的务实交流,也是跨界协同、共谋创新的深度对话,更是学校携手行业龙头企业面向未来的重要行动。宋来强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要求,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在国家“双碳”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绿色低碳、数字智能正重塑能源工业体系,为校企深化产教融合提供了广阔空间。他介绍,我校自建校以来始终与国家能源电力事业同向同行,构建了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和多层次科研平台,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在相关领域的校企合作不断取得成效。宋来希望校企专家聚焦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衔接、科研攻关与产业链对接等关键议题,探索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成果转化的更优路径,让产教融合真正成为推动学科发展的强劲引擎。

华东理工大学原副校长于建国作为嘉宾代表致辞,对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化工学科的转型发展必须依靠产教深度融合。结合自身在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长期实践,他认为本次会议为校企协同攻关、共创化工学科新生态搭建了重要平台,希望校企双方以此为契机深化合作,持续赋能学科创新与产业升级。

我校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闵宇霖以“从电厂化学到电化工: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转型升级与特色发展之路”为题,分享了学院70余年办学积淀下的学科发展历程与特色路径;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段学志则围绕“强化有组织科研,赋能化工学科高质量发展”分享了宝贵经验。

在主旨报告环节,清陶动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林深入解读“固态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趋势”,上海和韵香精香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学勇则聚焦“中国香精香料行业发展的痛点与机遇”,为与会嘉宾带来行业前沿洞察。随后在圆桌论坛上,嘉宾们围绕“政产学研用协同构建化工学科新生态”展开高端对话,凝聚起“融合、协同、引领”的广泛共识,为化工学科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会议期间,我校与多家新增合作企业签署《产教融合合作协议书》,并举行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标志着校企双方将在人才培养、课程共建、科研协同及工程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同时,学校举办了产业导师聘任仪式,多位行业专家受聘为我校产业导师,未来将以真实项目、真实场景和真实需求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打通专业教育与产业需求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此次研讨会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科教协同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校在能源化工领域的开放创新与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汇聚产业资源、夯实平台支撑、深化“四轮驱动”战略布局,持续激发化工学科的创新活力,为服务国家“双碳”目标、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助力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发展,贡献更为坚实的“上电力量”。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