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统筹课程教学,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电气工程学部电路教研室于11月18日上午举办一场内容丰富、气氛热烈的专题教学研讨会。《电路》《电磁场》《信号分析与处理》三门课程的全体授课教师及三位新进教师齐聚一堂,共话教学心得,共绘成长蓝图。

会议由李晓华老师主持。她首先明确本次研讨会以“交流、分享、促进、提升”为宗旨,期望通过深入研讨凝聚共识,激发教学新动能,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课程把脉,明晰方向
会议伊始,各课程负责人先后作了精彩汇报。杨欢红老师系统梳理了《电路》课程的教学进展与要求;魏书荣老师重点展示了一流金课的建设成果与未来规划,树立了课程建设标杆;刘蓉晖和夏能弘老师分别分享了《信号分析与处理》与《电磁场》课程的教学安排、重难点及创新方法,为课程教学指明了清晰路径。

新秀启航,薪火相传
督导组杨尔滨老师对余佩佩、许昊、宫成三位新教师的教学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课堂节奏把控、内容深度挖掘等方面提出了中肯建议。三位新教师畅谈了初登讲台的体会与困惑,与会前辈教师们倾囊相授,现场答疑解惑,充分体现了教研室“传、帮、带”的优良传统。

经验共享,启迪智慧
优秀青年教师贾锋带来了干货满满的教学经验分享。他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包括课堂管理技巧、学生兴趣激发以及教学创新方法在内的宝贵心得,以其生动幽默的讲述与务实有效的策略,赢得了在场教师的阵阵掌声,引发了广泛共鸣。

理论学习,赋能实践
李晓华老师带领全体与会教师深入学习了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于歆杰《教学档案中的智慧》的核心内容与其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理念。

于歆杰教授是清华大学“电路原理”国家级精品课负责人,其“课大于天”的信念、“做难而正确的事”的坚持,以及在慕课以及雨课堂等人工智能助教方面的前沿探索,为教师树立了榜样。
最后在交流与总结环节,与会教师畅所欲言,就教学改革、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现场思想碰撞,灵感迸发。此次研讨会节奏紧凑、内容务实,有效激发了教师们的教学热情,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电气工程学部 李晓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