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第五期师德讲堂

10月17日下午,第五期师德讲堂在临港校区学术楼301会议室举办。本次活动由党委教师工作部、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人工智能学部承办,特邀上海市科研诚信宣讲团成员、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胡乃静教授主讲,讲座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伦理”为主题。人工智能学部党委书记刘莉、党委副书记齐永晓以及教师代表参加。

刘莉强调在人工智能学部初建之际,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学科融合的思想碰撞,既要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能源电力领域创新,更要以高尚师德培育兼具技术能力与伦理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她希望教师们通过对“人工智能伦理”的学习,能够从技术前沿视角审视师德师风的时代要求,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能力精湛的教师队伍。

胡乃静教授围绕大模型伦理的内涵、大模型带来的伦理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的构建等,以丰富的案例诠释了大模型技术中由于数据偏差和算法缺陷引发的七类伦理问题和危害,并提出从个人层面需强化伦理认知与批判思维,技术层面应推进可解释性算法研发,社会层面要建立伦理审查机制,法律层面则需完善技术应用的规范体系,广大教师要共同筑牢大模型伦理防线,提升大模型的风险防范能力和人工智能伦理素养。

互动研讨环节,与会的教授和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交流,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伦理上存在的问题和加强大模型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会场气氛热烈。

本次讲座是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月系列活动之一,讲座增进了教师对人工智能伦理的理解,引发了在场教师的共鸣,回应了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专业发展与师德涵养需求,为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尺度、涵养高尚师德提供了指引和思考。

党委教师工作部 科学技术研究院 人工智能学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