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始逐梦,迎新正当时。9月14日,满怀期待与向往,近4800名2025级新生,从五湖四海奔赴而来,汇聚于临港滴水湖畔,在上海电力大学开启人生新征程。
为保障2025级新生顺利开启大学生活,学校精心部署,推出“一站式”迎新服务。从入校引导到安顿入住,从答疑解惑到特色展示,多项暖心举措无缝衔接,全力护航新生入好校、启好程。
校党委书记宋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顾春华,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克勇,以及党办、校办、学生处、研究生院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行,深入各学院迎新点、学生宿舍、后勤保障区域、安保执勤岗位等实地检查指导工作,慰问一线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并与新生和家长进行亲切交流。
校领导一行来到学生宿舍,关心学生入住和环境适应情况;走进食堂,细心询问新生饮食习不习惯。
宋来书记叮嘱迎新工作人员要坚持以生为本,将热情、周到、温暖的服务贯穿工作全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上电大家庭的温暖,让每一位家长都能放心孩子在上电的学习和生活。顾春华校长勉励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环境和节奏,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厚植能源报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接班人和主力军。
暖意从地铁接站点开始,一路蔓延至校门,融化在校园的角角落落……在迎新现场,一台台接送新生的车辆有序地沿着三条单循环线直抵宿舍楼下,让行李直接“乘”电梯而上,卸下了家长学生的“重担”;地铁接站、道路指引、材料打印、安全教育、交通服务等几十个服务点位,以及300余位身着“红绿马甲”的志愿者,让新生初到上电的每一步都井然有序,温馨高效;食堂推出的兼顾南北方风味的套餐、家长餐饮窗口、新生特价套餐,让学生和家长惬意而舒心……
看着提行李的新生,轻声一句“累不累”,并顺手接过行李,暖了新生心房;指尖在地图上圈出食堂方向,叮嘱收好钥匙的话语,藏着细致的牵挂;宿管阿姨递来的水杯,沁入心田的清凉,像家里的惦念……这初见的每一份心意,都是上电为新生备好的温暖,让脚下的土地,刚踏上便有了“家”的模样。
“从地铁站到宿舍一路都有志愿者的帮助和引导。‘爱心物资包’、绿色通道等贴心安排,解决了我们不少担忧。孩子宿舍干净整洁,管理人员耐心又热情。学校还为我们家长考虑周到,让我们住得舒心、吃得安心。把孩子交给这样用心的学校,我特别放心。”电气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孔秋艳家长由衷地说。
“开学报到引导井然有序,志愿者们都主动上前帮忙提行李、引导路线;随处可见迎新展板和丰富的打卡点,处处都体现着学校的用心与关爱。学校这次对新生入学的安排布置,不仅能让孩子们更快地融入新环境,也让我们家长真切感受到了学校的温度与情怀。感谢学校营造了关怀的环境氛围,打消焦虑和紧张。”经管学院经管工商管理专业符亚婕家长高兴地说。
“我是提前两天来校报到的,我觉得报到流程特别顺利。比如教学楼里的家长等候区、报名点的免费饮水处和乘凉处等,都让我觉得学校考虑安排得非常人性化。通过这两天的生活,我觉得学校设施比较全也很新,食堂的饭菜便宜又好吃,辅导员老师特别关心我们,感觉很温暖。我家人返程的时候,还一直说学校的服务太贴心了,我在这里学习生活,他们很放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葛天宇快乐地说。
各学院报到点将匠心融入迎新点滴。能机学院为新生家长专设了提供充电、降温及专业咨询等服务的休息区;环化学院以趣味小实验引领新生触摸学科魅力;电气学院以科创项目路演与新生零距离“沟通”;自动化学院特意制作了电路板样式的尺子,正面是承载历史与热情的杨浦校区,背面是面向未来与科技的临港校区;计算机学院的具身智能“志愿者”成为焦点,时而与新生握手、比心,时而随音乐翩跹起舞,科技氛围点燃全场;电信学院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特设时钟元素,营造兼具科技感与时间仪式感的报到氛围;经管学院特别推出沉浸式校园 AR 互动体验服务,新生们通过扫描专属标识,即可解锁学院精心撰写的信件内容;数理学院定制“防诈扇”,“扇”解诈骗套路,让新生在清凉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外国语学院设置指纹签到板,以“2025-2029”为时间轴的时钟主题展板,让新生写下充满期待的第一页。
今年的迎新工作,电力主题的文创徽章、生动的知识展板,高效的行车路线、富于创意的指引牌——从校门直到宿舍,全程“开挂”般的服务,让报到的“最后一米”,成为一段满是温馨、温暖、温情的旅程。
欢迎2025级新上电人!愿你们在这片能源之光点亮的地方,扎根梦想,绽放青春。
党委宣传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