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水平,增强思政类课题研究水平,更好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由党委宣传部主办的6月份思政类课题研究系列培训共邀请了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曹东勃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卢岚教授和上海社科院曾燕波研究员三位专家作辅导报告。
曹东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分析》报告中紧扣“热点”这一主题,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的思政热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前沿热点”和“做好课题研究的几个关键”三个方面作了内容详实,兼具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的报告。他突出文本分析,对如何解读政策,对标对表,既上接天线又下接地气,从中挖掘研究主题很有启发;他突出数据分析,从国社科年度项目、重点项目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立项中解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前沿热点,强调选题要聚焦国家战略与时代需求,要关注体系化与协同创新,突出政治引领性、时代创新性、实践导向性、系统协同性和全球视野性,并结合具体案例,详解了如何写一个课题研究内容的框架;他最后从选题精准、论证扎实、细节完美和坚持到底四个方面阐述了做好课题研究的四个关键点。
卢岚在《人工智能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的风险与应对策略——AI大模型在人文社科中的应用与实战操练》报告中围绕“数字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数字化隐忧与应对”以及“数字化研究的底层逻辑与方法实战”三大模块展开深度剖析。她强调,数字技术既带来了信息高效传递、叙事方式革新等机遇,也伴随着技术沉溺、意义贫瘠、个体内向维度坍缩等隐忧,破题关键在于深入解析技术的话语逻辑与针对性,坚守思政教育的理论根基与生命温度。在方法论层面,她详细阐释了数字时代实证研究的拓展路径,强调调查研究务必遵循“深、实、细、准、效”五字原则,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大数据分析等多元方法。卢教授提出,要找准“安全与发展”、“人工与智能”、“方法与技术”的结合点,构建能处理高维数据、反映思政教育复杂系统动态性的算法框架。最后,卢教授还针对思政课题申报书撰写作经验分享和指导。
曾燕波在《哲社类课题研究方法解析》培训中紧扣“方法”核心,从选题策略、实证路径、写作转化三方面展开指导,以青年亚文化、留守儿童等案例详解如何从政策热点(如就业、青年发展)与社会现象中提炼真问题,强调研究者需结合兴趣深耕细分领域并积累 3-5 年成果;拆解实证研究时,突出问卷设计的变量覆盖与个案研究的理论嵌入,指出“小切口 + 深分析”胜过盲目求大;在写作与投稿中,强调“问题 - 分析 - 对策”的逻辑闭环,对策需具体到执行部门,参考文献需涵盖权威成果。本次培训以案例教学为特色,将抽象方法转化为实操指南,为教师破解课题申报与写作中的常见难题。
本次思政课题研究系列讲座也是“教师发展赋能+系列”培训内容。参训教师表示,讲座不仅拓宽了科研视野,更启发了研究方法论的突破,为产出具有原创性、标识度的学术成果注入强劲动力。未来,我校将持续组织思政课题研究系列培训,提升思政工作者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水平,以科研创新赋能思政工作,在推进我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充分发挥思政引领力的支撑作用。
党委宣传部 供稿